中美日内瓦会议落锤:中国商品出口美国,到底要交多少关税?_贸法通

中美日内瓦会议落锤:中国商品出口美国,到底要交多少关税?

发布日期:2025-05-20
字体:
分享到:
文章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总关税 =【MFN税率 × 货值】+ 【301税率 × 货值】+ 【232税率 × 货值】+【20%IEEPA税率 × 货值】+【10%Reciprocal税率 × (货值 - 美国成分)】+ 【AD/CVD税率 × 货值】+ MPF + HMF + 其他费用

2025年5月中旬,中美两国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就近期的关税争端达成阶段性共识。双方同意自5月14日起大幅降低过去一个多月来相互加征的关税,以继续推进谈判。具体而言,美方将对中国商品的新增“对等”关税税率从原定的125%下调至34%,并暂时再减免其中24个百分点,仅保留10%的加征关税,暂定实施90天。中方也相应将对美加征关税从125%降至10%。但注意的是,此次联合声明不影响美国此前以芬太尼危机为由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20%紧急关税。该20%额外关税及之前对华加征的关税(如301、232税)等将继续保留。因此,在联合声明后90天内,中国对美加征关税总体降至约10%,而美国对华商品的整体加征关税仍至少在30%以上。

一、各项税种说明与适用规则

1. 最惠国关税(MFN Duty)

  • 来源:《协调税则表》(HTSUS)中列出的基础关税税率;
  •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适用于所有进口产品。根据商品编码征收,商品税率不同;
  • 计算方式:MFN税 = 商品完税价格 × HTS税率(如5%、0%、12%等)

2. 301条款加征关税

  • 来源:依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美方自2018年起对部分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多数商品加征25%,少部分约7.5%(第四批清单A)。截至2025年5月,这些贸易战期间加征的关税仍然有效;
  • 适用范围:商品若被列入301清单(约3700亿美元商品),按7.5%或25%加征;
  • 计算方式:301税 = 商品完税价格 × 7.5% 或 25%

3. 232条款关税

  • 来源: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特定产品,如钢铁和铝产品,加征的特别关税;
  • 适用范围:仅对涉钢铁产品加征25%,铝加征10%,汽车视情;
  • 计算方式:232税 = 商品完税价格 × 25%(或10%等)

4. IEEPA紧急关税(芬太尼关税20%)

  • 来源:2025年特朗普政府基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实施,理由是应对芬太尼危机。
  • 适用范围:适用于几乎所有中国产品(不区分是否在301或232清单内);
  • 计算方式:IEEPA税 = 商品完税价格 × 20%

5. 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

  • 来源:2025年特朗普政府为“贸易平衡”实施的新全球性附加税;
  • 适用范围:对中国适用最高125%税率(2025年5月水平),5月14日以后10%;  如商品中美国原产成分≥20%,则只对非美部分征收;
  • 计算方式:

若不含美国成分,或比例<20%:

对等税 = 商品完税价格 ×10%

若美国成分≥20%(如$700美国产原料 + $300其他):

对等税 = 非美部分价值 × 10%

6. 反倾销税/反补贴税(AD/CVD)

  • 来源:若商品被美国商务部裁定存在倾销/补贴行为;
  • 适用范围:如适用,需额外申报并缴纳相应税款,税率通常为几十%-几百%;
  • 计算方式:AD税或CVD税 = 商品完税价格 × 公布的税率

7. 其他费用

  • 港口维护费(HMF):0.125%(海运适用);
  • 商品处理费(MPF):0.3464%(适用于货值超过$2500的进口货物,最低$32.71,最高$634.62(2025标准);
  • 特殊监管/清关服务费:视申报商品而定。

二、短暂休战期的机遇与挑战

此次关税调整为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按下了“暂停键”。各行业普遍对关税大幅下调表示欢迎,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这并非贸易战的终局。接下来的90天里,双方将就贸易结构性问题展开磋商,包括知识产权、市场准入、产业补贴、汇率等长期争议议题。

在乐观情境下,如果双方能在90天内取得实质进展,不排除进一步下调乃至完全取消将10%额外关税的可能,甚至讨论撤销部分301关税等更深层次问题。双方也可能探索就贸易不平衡、关税配额等达成新的谅解,为长期解决贸易争端铺路。这样的结果将极大鼓舞市场信心,中美贸易有望逐步回归正常轨道。

然而,也必须考虑到谈判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双方保留的10%关税某种程度上成为新的“关税底线”。最坏情况下,停火期结束后关税壁垒可能卷土重来,企业将再次面临剧烈冲击。特朗普政府已表示不会轻易将额外关税降至10%以下,这意味着即使谈判延长,目前的10%也可能长期作为基础税率存在。另外,20%的芬太尼紧急关税和232钢铝关税,美方暂无意讨论。这说明中美经贸摩擦的结构性部分尚未解决。

三、企业应对策略建议

 1、把握窗口期,优化出货安排:利用中美谈判缓和期90天的关税优惠窗口,加快产品出口节奏。在对等关税暂降至10%的期间,尽可能安排更多出货,以减少潜在关税成本。如果预计谈判顺利,如延长优惠期或进一步降低关税,则可适当备货待机;反之则应在窗口结束前完成主要出货,避免关税反弹风险。

2、用好产地规则,降低关税负担:对于符合条件的产品,充分利用“超20%美国产成分免征对等税”政策红利。适当考虑从美国采购部分原料或零件,在中国加工后出口,从而减少对等关税负担。注意需确保相关美国产部件比例和申报合规,以防减免资格被否。另一个思路是研究商品原产地优化(例如经第三国加工改变原产地),但须谨慎评估合规性和成本。

3、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密切跟踪中美磋商进展和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动态。联合声明只是暂缓措施,90天后若谈判不顺利,美国有可能将对等关税恢复至34%甚至更高水平 。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如提前与客户约定关税变化的价税承担机制等。反之,如双方进一步达成降税协议,企业也应迅速响应,把握市场机会。

4、加强成本管理与合作协同:高关税环境下,企业应与美国客户保持沟通,共担关税成本压力。如,通过调整合同条款将部分关税成本计入价格,或借助美国进口商可以申请的关税豁免项目(如USMCA零部件返还、保税组装等)合作减负。同时应提升内部效率,降低生产和物流成本,以应对关税导致的利润下滑。

结语

政策解读与灵活应对将是进出口企业在当前形势下生存发展的关键。企业需密切关注中美经贸谈判进程和美国关税政策细节变化,善用合法合规手段降低自身税负。在不确定性仍存的情况下,提前布局、稳健经营,方能将关税风险降至最低,在变局中寻得先机。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提供最新政策解读和指导。

来源: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

作者:金哲,山东众成清泰(青岛)律师事务所海关业务工作室特邀顾问;业务领域:海关税款筹划、自贸政策、涉外通关和海关业务合规指导;电话:13808954546、邮箱:jinzhe@jointide.com

免责声明及版权等信息,请查看此处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