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成律师事务所
引言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约有一万七千个岛屿,总面积达约1,904,862.2km²,人口约2.76亿,是全球人口第四大国[1]。根据印尼外商投资协调委员会(Badan Koordinasi Penanaman Modal,“BKPM”)的数据,2023年度,印尼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FDI)(不包括银行业、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投资)达到744万亿印尼盾,同比增长13.7%[2]。由于拥有充裕和低成本的劳动力以及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印尼成为越来越多外资企业青睐的生产基地。印尼制造业部门的投资额也呈现增长趋势,投资的主要行业包括食品和饮料、煤炭和精炼石油、化学品、金属冶炼以及电子产品等。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升级,中国企业在印尼开展的投资合作不断升温。2023年,中国对印尼的FDI总额达740万美元,在印尼外资来源国中位列第二。近年来,为推进外资公司的本地化进程,印尼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旨在便利外商投资,同时也要求外资公司在其商业活动中达到一定的本地化采购比率(Tingkat Komponen Dalam Negeri,“TKDN”),间接促使外资考虑在印尼设立工厂。因此,设立本地工厂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在印尼的重要投资方式。实践中,由于缺乏对印尼法规、市场环境以及商业实践的理解,再加上中国与印尼两国文化和商业习惯之间存在的差异,中资企业可能习惯性地运用在中国运营时积累的经验来解决印尼投资中的问题。然而,这种做法会导致企业在印尼的经营中经常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基于此,笔者结合既往项目经验,对在印尼投资设厂的基本流程以及常见法律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期待为企业在印尼投资设厂提供参考。
一、印尼投资设厂基本流程
(一)前期调研
1. 印尼投资环境分析
印尼近年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和措施为外商投资的落地及运营提供了便利。从法规支持的角度看,印尼修订了数十项被认为限制外商投资的法律,以便利外商投资。印尼政府于2020年颁布《创造就业法》,简化了公司注册和业务许可证申请流程,并引入基于风险的商业许可要求。在《创造就业法》的基础上,印尼政府于2021年2月颁布第10/2021号总统条例,整体上放宽了外国投资者在印尼的投资条件,以新的正面投资清单取代2016年的投资负面清单(DNI)。与之前的规定不同,正面投资清单确立了“除非另有规定,则默认所有行业外资不受限制”的原则。相关条例还概述了优先投资部门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包括且不限于税收减免、免税期优惠、投资补贴以及申请取得营业执照的程序性便利。此外,印尼2021年还推出了基于业务风险等级的一站式在线单一提交许可申请系统(OSS RBA),新版系统使得在线许可的申请更加便利。
尽管印尼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口红利,投资环境也在逐渐改善,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是最大的瓶颈,同时还存在物流成本高企、通讯条件普遍较差、电力供应难以满足基本需求等问题。此外,对于部分行业,外资准入仍有一定门槛,正面投资清单中部分行业仅对印尼本国投资者开放,还有部分行业对外商投资设置了限制,如限定外资最高持股比例、要求经过政府部门批准或与印尼本地中小微企业进行合作等。值得注意的是,印尼的土地制度较为复杂,部分领域行政管理混乱、税费复杂繁多,加之印尼的环评要求趋于严格,中国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和结合印尼地域优势的同时,既要努力走出一条“合规之路”,也要妥善应对潜在风险,以便实现长远发展。
2. 设立印尼工厂的外商投资形式
在印尼从事制造业,投资者需要以印尼公司的名义购买土地并开展后续生产运营,因此,外国投资者需要注册一家外资有限责任公司(PT PMA)从事工厂业务。该等投资需符合《正面投资清单》中外商投资准入的相关规定,且最低实缴资本为100亿印尼盾。一般情况下,外国投资者可以全资持有一家印尼的工厂公司。在公司注册前,公司应根据其业务活动、经营范围确定印尼标准行业(Klasifikasi Baku Lapangan Usaha Indonesia ,“KBLI”)代码。
(二)项目落地和工厂选址(以买地建厂为例)
根据2015年第142号政府条例和2021年第5号政府条例规定,工业园区(KawasanIndustri,“KI”)的定义为有基础设施支持的工业活动聚集的区域。除非满足一定要求,从事工业活动的工厂公司一般应位于工业园区内。根据笔者的项目经验,实践中,绝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工厂都在工业园区内设立。为了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最优化,我们通常建议企业在工厂选址和项目落地的过程中比较不同园区财政和非财政的优惠政策,了解相关产业优势分布情况及聚集效应。
1. 产业优势分布
印尼制造业的主要产业遍布全国各地,各地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其中,爪哇岛是人口最多的岛屿,也是制造业的神经中枢,拥有汽车、食品饮料、纺织和电子等主要产业。主要工业园区包括位于东爪哇省的吉沛产业园(Java Integrated Industrial and Ports Estate,“JIIPE”)、中爪哇省的肯德尔工业园(Kawasan Industri Kendal,“KIK”)和巴塘工业园区(Batang Industrial Park,“BIP”),以及西爪哇省的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Kawasan Industri Terpadu Indonesia China,“KITIC”)和卡拉旺工业园区(Karawang International Industiral City,“KIIC”)。此外,苏门答腊岛还以其茂密的棕榈油种植园而闻名,优势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造纸印刷工业、化学制药产业、橡胶塑料及电子光学产业等,此处聚集了以棉兰工业园区(Kawasan Industri Medan,“KIM”)为代表的一众工业园区。巴厘岛和努沙登加拉群岛主要生产手工艺品、家具和农产品。马鲁古市和巴布亚岛则是采矿业以及鱼类、海鲜和木制品加工的聚集地点。
中国企业在投资设厂时,需要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综合评估租金、地价成本、劳动力成本、管理杂费、区位优势与产业集群效应、园区管理政策和优惠措施等因素,选择适合自身行业和商业需求的工业园区。
2. 产业优惠政策
印尼工业园区不仅提供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并且,入驻企业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同工业园区适用的税收优惠取决于园区的工业开发区(Wilayah Pengembangan Industri,“WPI”)等级,即:
- 先进工业园(WPI Maju,“WPIM”);
- 发展中工业园(WPI Berkembang,“WPIB”);
- I级潜力工业园(WPI Potensial I,“WPIP I”);
- II级潜力工业园(WPI Potensial II,“WPIP II”)。
以下是不同WPI等级可享受的税务优惠政策,具体的优惠政策会根据具体的工业园区与投资项目而有所不同:
(图源于印尼财政部BKF[3])
除了针对一般制造业企业和工业园区的税收优惠外,印尼还有针对特殊项目和特殊区域的优惠政策,如自由贸易区、经济特区、绿色车辆的奢侈品销售税优惠等。企业应结合其自身业务情况,选择最佳的区位布局和经营模式。
(三)买地建厂
1. 印尼土地制度
印尼土地制度较为复杂,土地权利种类多,且部分土地权利类型对外资企业或外国个人存在限制。根据相关法规,印尼主要土地权利类别如下:
在投资设厂实务中,外资企业通常购买的土地权利类别为建筑权(HGB)。根据我们以往的项目经验,在土地尽职调查过程中,投资者如发现目标土地权利类别为HGB以外的类别,通常会要求土地出让方将土地权利类别变更为HGB,然后再办理过户手续。
2. 办理建厂的许可证
在设立外资公司后,投资者即可进行筹备建厂。根据印尼工业部条例,入驻工业园区的公司,如园区管理公司针对入驻园区的公司所涉及的业务活动取得了相应的“大环评”,即环境影响分析报告(AMDAL),则入驻的公司无须另行申请,但须根据园区的环境管理计划和环境监测计划编制“小环评”,即详细的环境管理计划和环境监测计划(Rencana Pengelolaan dan Pemantauan Lingkungan Hidup Rinci,“RKL–RPL Rinci”)。园区内的公司编制的RKL–RPL Rinci需提交给园区管理公司审核,并由园区管理公司负责批准。与此同时,公司在建厂前还需要取得建筑许可证(Persetujuan Bangunan Gedung, “PBG”);在厂房投入使用前,还需获得建筑物功能适用证书(Sertifikat Laik Fungsi, “SLF”)。公司在取得上述许可证后,营业执照即可激活为工业营业执照,并准备投入生产。
二、工厂落地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一)土地权利无法过户到外资公司名下
如上文所述,根据印尼法律规定,外资公司无法取得部分类型的土地权利。例如,HM作为土地永久产权,只有印尼公民和特定的印尼法律实体才能拥有。实践中,由于不了解印尼的土地制度且未实施必要的尽职调查,一些印尼工厂公司在支付了部分土地款后,发现土地产权由于权利类型的限制无法过户到外资公司的名下。为办理过户,投资者通常只能要求土地出让方先对HM进行土地权利降级。实践中,完成权利降级可能需要数月之久,这可能导致项目周期延后。
(二)土地权利存在争议
根据印尼现行法规,土地权属的合法证明是印尼国土局(Badan Pertahanan Nasional,“BPN”)颁发的土地证书。然而,目前印尼部分村庄和岛屿的土地仍为国土局未登记在册的习惯地(girik),没有取得国土局颁发的土地证。习惯地的管理和使用在历史上通常不受普通土地法律的支配,由地方根据传统的土地制度进行决策。因此,习惯地本身容易涉及边界争议、土地面积争议、所有权纠纷等问题。印尼土地规制的原则是“土地私有制”,习惯地可能通过转让声明函多次转让给不同主体,导致产生权属纠纷。实践中,由于外国投资者不了解印尼土地制度,习惯地成为外资公司土地交易标的的情形并不鲜见。因此,在印尼投资设厂时,投资者应确认土地权利类型以及权属是否清晰,以免土地发生纠纷影响建厂和项目落地的进度。
(三)环保问题
根据印尼法律规定,公司从事的活动对环境存在影响的,需依法办理相应的环评文件,取得环境许可。如公司未取得环评许可即开展业务运营的,公司可被处以书面警告、公司资本3%的行政罚金(最高不超过30亿印尼盾)、或暂停、撤销及吊销公司商业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因此,投资者拟在工业园区内设立工厂的,应确认园区管理公司是否取得了有效的环评许可文件(大环评),尤其需要确认园区管理公司的大环评的行业范围能否包含外资公司拟实施的业务活动。实践中,如土地已完成过户,而园区公司无法配合外资公司取得为建厂和运营所需的环评许可,项目可能会因为暂无法办理小环评而暂停。在土地交易前的尽职调查中,投资者应对园区公司的环境合规情况一并予以核查。
(四)园区物业管理条例对外资公司设定额外的义务
在印尼,不同的工业园区一般对应不同的产业类型,各工业园区会根据其地理位置、发展重点和区域特色而对特定产业进行限制或禁止。因此,投资者在印尼工业园区内设厂时,须预先了解该工业园区对产业类型的限制,选择合适的园区入驻。实践中,园区还会通过制定物业管理条例,对入驻公司的土地利用活动、建厂等活动等进行规范。如入驻公司违反相关规定,则需承担一定的违约金或处罚金。物业管理条例一般还会约定园区内部的基础设施使用费、污水处理费等额外的费用。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园区会在管理条例中增加约定,如果公司未来将土地权利转让给第三人,还需向园区支付转让价款一定比例的费用。鉴于园区公司通常会将物业管理条例作为格式版本要求入驻公司签署,在签署前,投资者应当审慎核查其中对自身设义务或限制的条款,尤其需要确认涉及额外费用的条款的合理性。
(五)本地采购要求与本地供应链问题
近年来,印尼为鼓励和支持其本地产业的发展,同时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出台了一系列本地化政策和法规。相关法规对诸如建筑工程、新能源汽车制造等行业提出了一定的本地化率(TKDN)要求。本地化率是衡量商品或服务中所使用的印尼本地成分的比例——使用的原材料是否来自印尼国内,加工过程是否在国内进行,以及所使用的人力资源是否是本地员工。然而,由于印尼当前技术、产能、物流的局限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印尼本地的供应链并不完备,这导致外资公司事实上无法进行本地化采购,从而无法满足法规要求的TKDN比率。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由于印尼本地关键电池组件供应十分有限,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商目前尚无法达到政府要求的本地化率门槛。此外,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例如高铁运营,由于印尼缺乏相关领域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外资企业也无法就特定岗位匹配到适合的本地员工。
(六)工厂建设过程中未拿证先开工问题
根据印尼建筑法的规定,对于正在实施的项目建设活动,公司需要提交与拟实施的建筑物有关的技术文件、设计样本等资料,并申请取得建筑许可(PBG)。若公司未取得PBG就开工建设的,可能会受到包括书面警告、限制或停止实施开发利用活动的行政处罚。根据上述法规要求,在建造工厂之前,外资公司必须申请并获得PBG。然而,印尼的PGB申请流程较为繁杂,在满足申请条件、并且技术文件、设计样本等资料齐备的情况下,公司申请获得PGB一般需要数月。印尼实践中,许可证申请的冗长流程可能导致工厂建设需考量项目周期和本地许可证合规的冲突问题。然而,中国企业一般对投资项目有严格的时间把控要求,实践中可能存在尚未取得PBG就开工建设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需谨慎评估相应的法律后果,必要时可能需要园区公司或本地合作方提供相应的保证,来消除“未拿证先开工”的法律风险。
三、小结
中国投资者在印尼投资设厂需要关注诸多合规问题。首先,投资者应基于便利性和退出要求设计相应的投资架构。工厂选址阶段需要对工厂所在工业园区的租金水平、劳动力成本、园区设施、优惠政策等因素进行考量与评估。工厂落地阶段,需要注意土地购买、环境保护、建筑许可等问题的合规性。总体而言,中国投资者需结合自身产业,选择适合自身的工业园区建立工厂,了解和关注印尼法规和政策变化,做好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实现经营业务在印尼长远发展。
注释:
[3]https://pajakman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1/Fasilitas-PPh-di-Kawasan-Industri.pdf
作者:
实习生梁泳琳、邝子言对本文亦有贡献
特别声明:大成律师事务所严格遵守对客户的信息保护义务,本篇所涉客户项目内容均取自公开信息或取得客户同意。全文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大成律师事务所任何立场,亦不应当被视为出具任何形式的法律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