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高风险买方有这些特点_贸法通

光伏行业高风险买方有这些特点

发布日期:2024-12-11
字体:
分享到:
文章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作为战略性新兴行业,光伏行业在过去20年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周期性波动,始终受到宏观环境、产业政策、技术迭代等因素的扰动,呈现出螺旋式上升趋势。

但是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信用风险也再次升高。

经梳理光伏行业相关数据,总结规律如下:

一、风险买方特征分析

(一)案件金额高于均值,诈骗案件高发

由于光伏行业单一商品货值较大、产品普遍同质化,再加上行业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容易遭受欺诈行为,给出口企业造成损失。

(二)案件区域集中度高,易受政策影响

光伏行业案件多集中在欧美,且集中度较高。光伏行业事关能源安全,备受各个国家的关注,在政策大力支持的同时,也会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从2023年开始,包括美国、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国光伏产品提高贸易壁垒,导致风险发生。

(三)组件企业风险偏高,风控有待提高

由于组件为光伏产业链第一大承保细分领域,光伏组件厂商为主要客户。2009年-2023年期间,头部组件企业风险指标多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二三线组件企业则整体稍差。在行业出清期间,部分企业急于出货,降低对买方甄别和核查力度。

(四)重点关注中小经销商,成风险重灾区

中小经销商成立或注册时间更短,雇员规模更小,经营模式更易受下游市场波动影响。

(五)警惕高负债经营企业,关注市场经营策略

在业务合作时,应时刻关注买方库存以及流动性。在双碳背景下,光伏新增装机量增速保持高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引来不少跨界企业或新注册企业参与。通常,缺乏经验的经销商通过提升自身杠杆水平,加大铺货能力,快速抢占市场。

但当行业周期转向下行区间时,其自身无力应对价格波动、市场萎缩等市场变化,如外部融资受到影响,就会造成资金链断裂、流动性枯竭,从而导致拖欠。

(六)本轮风险异于往年损因,区域有所变化

与往年风险集中爆发周期有所不同,本轮周期拖欠因素占比较高,新兴市场风险上升。在区域方面,巴西、南非、墨西哥等新兴市场风险上升明显。

二、风险管控建议

现结合前文梳理的行业周期特征和业务出险特征,总结以下建议:

(一)充分运用信保系统防范诈骗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诈骗事件常态化成为趋势。建议提醒一线销售人员实地走访买方,了解实际经营情况。

针对近期股权有变更,贸易模式复杂,货发第三人或第三国,办公地点为居民区或共享场所,资产规模与雇员人数不匹配等情况,谨慎开展信用交易,并借助信保专业力量进行核查。

(二)加强对经销商、买方的跟踪力度

在光伏行业,经销商买方普遍规模小,业务模式简单,成本消化能力相对差,抗风险能力低。建议建立购、存、销台账,定期核实买方库存水平、下游市场消化能力,及时探查买方经营情况变化。

一旦遇到买方未按约定时间付款等行为,第一时间与信保联系,共同沟通解决方案。

(三)进一步优化符合行业特征的风控体系

从年份区间、金额区间、区域分布等维度来看,光伏行业具有独立的周期性变动,以及差异较大的区域分布。应根据光伏行业自身特点,建立符合行业变化特征的风控体系。例如针对成立时间低于5年、雇员规模小于10人的经销商类买方增设防火墙。

针对国家贸易政策变化快、买方经营风险较高的业务,应要注意退出的时机和步骤,避免加速形势恶化。

(原标题:光伏行业高风险买方原来有这些特点!)

来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免责声明及版权等信息,请查看此处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