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3年8月18日,《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EU) 2023/1542(“《电池法规》”)正式生效,在所有成员国同时实施(其中包括电池原材料供应链尽职调查政策、废旧电池回收政策等会义务)。近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电池法规》修订方案,其中电池原材料供应链尽职调查政策的正式适用日期将延后两年。但无论如何,根据《电池法规》,对于投放到欧盟市场的电池,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市场主体将需要在不久的将来、不同的时点遵守法定的合规义务。结合近期业务中的一些观察,我们从三类主体出发,针对汽车及电池产业链企业近期比较关注的重点,列明其各自需要遵守的主要合规义务。
一、《电池法规》定义的几个主体
三类企业主体将面临《电池法规》主要合规义务或受直接的影响:
1. 制造商:生产、开发或已经生产电池,并以自己的名称或商标销售电池或为自己的目的投入使用(使电池在欧盟首次用于其预期目的,而此前未投放市场)的任何自然人或法人。
2. 进口商:在欧盟内设立的将来自第三国的电池投放市场的任何自然人或法人。
3. 分销商:除制造商或进口商外,供应链中在欧盟市场上提供电池的任何自然人或法人。
二、三类主体需要注意的合规重点
(一)制造商
1. 保证每个制造厂的每个型号电池应附有一份碳足迹声明
2. 起草欧盟符合性声明
3. 使用正确的标签(符合《电池法规》第13条的规定)
4. 进行CE认证
5. 确保电池具有型号标识、批次或序列号等可识别元素
6. 将用于确定电池健康状态和预期寿命的参数数据包含在电池管理系统BMS中,并提供对电池管理系统参数的访问权限
7. 和欧盟市场监督机构合作,视情况对有质量和合规风险的电池采取纠正措施
(二)进口商
1. 开展尽职调查(包括制定尽职调查政策、建立内部管理体系等)
2. 对已上市的电池进行抽样检测,配合欧盟市场监督机构,保存投诉登记册,对有质量和合规风险的电池采取纠正措施
3. 在成员国建立的生产者登记册上登记,在成员国的电子系统中提交注册申请
4. 免费回收废弃电动汽车电池,为回收和收集系统提供适当的收集基础设施。实操中可自行负责收集,也可委托欧盟当地的废旧电池收集机构。
(三)分销商
1. 配合欧盟市场监督机构,对有质量和合规风险的电池采取纠正措施
2. 免费从最终用户处回收废弃电动车电池,并将废弃电动车电池交给进口商或交给废弃物运营商处理
与上述相关主要合规义务相关的更多具体要求,敬请关注我们的后续ESG系列简讯。
三、对汽车及电池产业链企业的建议
我们建议任何开展欧盟市场业务的电动汽车和电池企业都应当注意法案的影响,并可以考虑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特别是:
1. 建立供应商ESG风险评估机制,重点关注钴、锂等关键矿产来源的合规性(如无童工、无冲突矿产),要求上游提供合规证明文件,依照国际通行标准开展尽职调查。
2. 在欧盟成员国注册生产者责任组织(PRO),布局回收网络(如与当地废弃物处理商签订协议),避免因基础设施不足导致履约风险。
3. 关注法律进程及合规义务,关注欧盟委员会、各成员国监管部门的执法动态及重点。
4. 针对可能的ESG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行政处罚或绿色诉讼(如NGO提起的诉讼),建立预警和快速响应机制。
(原标题:君合法评丨ESG专题系列(三十三):欧盟电池法规合规义务简介及对汽车及电池产业链企业的建议)
来源:君合法律评论
作者:
- 朱核,博士,业务领域:公司与并购、基础设施与项目融资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生产合规;联系方式:zhuh@junhe.com
- 倪天伶,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业务领域:公司与并购环境、社会与治理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生产合规;联系方式:nitl@junhe.com
- 李明轩,联系方式:limingxuan@junhe.com
声明:《君合法律评论》所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君合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