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促会研究院近日发布了《欧盟营商环境报告2022/2023》。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研究员表示,欧盟营商环境持续退坡,对中资企业歧视性执法,中资企业对欧盟未来营商环境预期不乐观。
2022年以来,欧盟制定保护主义政策工具箱,提高外资企业在欧盟投资、并购、参与公共采购的难度,甚至干扰外资企业与欧盟企业的供应链合作。欧盟营商环境的退坡导致外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限。调查显示,33.04%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营商环境恶化,该比例较去年增加5.86个百分点。根据2022年9月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报告》测算,中国企业投资项目审查的未通过率为14.95%,远高于欧盟及其他西方国家,也高于10.37%的平均未通过率。受访企业认为营商环境最好的五个欧盟成员分别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和西班牙。
针对欧盟营商环境中出现的四大问题,在欧中资企业提出了十大建议。主要包括建议欧盟坚定战略自主,形成对华独立认知;尽快恢复《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批准程序,推动协定早日签署;建议欧盟维护互惠、透明度、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以及非歧视等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以及就外资审查、外国补贴条例、国际采购工具、人权与尽职调查规则等方面展开双边对话与磋商,排除干扰因素,共同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等等。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广大外资企业的共同期待,也将对中资企业产生更大吸引力。调查显示,如果欧盟放宽外资审查,28.7%的受访中资企业将扩大在欧投资;如果《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签署并实施生效,40.87%的受访中资企业将加大对欧投资。我们期待欧盟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外资企业在促进欧盟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中欧合作创造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