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商事争议解决——印度
发布日期:2023-02-20

印度中央统计局2022年8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4月份至6月份,印度经济规模约为36.85万亿卢比,同比增长13.5%,外界普遍认为这一数据凸显出印度经济强劲的复苏趋势。中印在经贸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其中“一带一路”倡议起到重要作用。2020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达到587亿美元,超过了从第二和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和阿联酋这两个国家进口商品价值的总和。2021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1256.6亿美元,同比增长43%,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在目前的司法体系下,印度法院出现案件大量积压的情形并不少见,尽管印度致力于组建特别法庭,鼓励仲裁和调解,并在法律上对复合犯罪作出规定,但法院审理的案件数量仍在不断增加。可以想见,审理案件和作出判决的延误对印度法律程序的效力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一、印度民商事诉讼概述

法律体系

印度的法律体系继承了殖民地时代的法律框架,形成了大陆法、普通法、习惯法、宗教法的混合法律制度。自印度宪法生效以来,印度法律也遵守联合国人权法和环境法准则。某些国际贸易法,例如知识产权法,在印度也得到执行。在印度涉及到个人的法律相当复杂,每个宗教的教徒都遵守自己的特定法律。在大多数州,结婚和离婚登记都不是强制性的。锡克教徒,印度教徒,穆斯林,基督教徒和其他宗教信徒都各自遵守自己宗教的相关规定。但果阿邦的司法制度与印度的主流地区不一样,果阿继承的是葡萄牙源于拿破仑法典的统一民法典。

法院架构

《印度宪法》将印度司法机构分为高级司法机构(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和下级司法机构(由高等法院管辖的地区法院)。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位于新德里。每个邦都有一个高等法院。为了行政方便起见,各邦进一步细分为地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区法院。商事纠纷必须提交具有管辖权的商事法院或商事法庭,在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喜马偕尔邦的高等法院设立商事法庭及商事上诉法庭;在其他邦的地区法院设商事法院及商事上诉法院。

律师系统

印度的律师总数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目前执业律师超过百万。根据《印度律师法》第24条,只有印度公民才能注册从事法律工作。因此,外国律师不能在印度注册,也不能在印度执业,但外国律师可以在印度作为客户的顾问。律师是唯一有权在印度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执业律师不得是任何公司、政府、企业或个人的员工。

二、在印度起诉

法院管辖

印度实行三审制,对一审判决不服的,上诉至高等法院,对高等法院判决不服的,上诉至最高法院,最高法院的判决为终审判决。根据《印度民事诉讼法》第83条,经中央政府许可居住在印度的外国人提起诉讼,相关规定与印度公民相同。但是未经许可居住在印度的外国人以及居住在外国的外国人不得在印度提起诉讼。

被确定为“商业纠纷”且价值在30万印度卢比以上的争议由指定的商事法院及商事法庭审理。在商事法院审理的案件,对其判决不服的,应上诉至商事上诉法院;在商事法庭一审的案件,对其判决不服的,应上诉至商事上诉法庭,第一次上诉无需经过许可;对商事上诉法庭判决不服的,经许可后可上诉到最高法院。

诉讼费用

在印度进行诉讼,应支付的费用包括:证人出庭的费用、诉讼费用、发布通知、获取副本及其他在诉讼过程中有关诉讼的费用。根据《印度民事诉讼法》以及《印度商事法院法》的规定,诉讼费用的支付方、支付金额、支付时间等均由法院决定。法院在决定费用时考虑的一些因素包括:当事人的行为、是否为无意义的索偿、拒绝接受合理的和解提议以及不当的拖延等因素。费用支付的一般规则是由败诉方支付费用。

此信息仅作为计算明确的争议金额对应的诉讼费用的参考,争议金额不明确或者有特别情况的,诉讼费用以立案时法院计算为准。

诉讼流程

(1)原告通过向法院提交诉状和相关文件来启动诉讼,在向被告发出诉讼通知之前,原告可申请紧急临时救济;若原告不申请紧急临时救济,需先进行调解;

(2)向被告发出的通知通常由法院送达至被告,原告也可亲自送达给被告,若前述方法无法送达被告,也可将传票张贴在被告的住所或报纸上送达;

(3)答辩状必须在被告被送达后30天内提交,经法院确定后可再延长60天;自商业法院提起的诉讼,答辩状需在传票送法后30天内提交,在支付费用后可再延长90天;

(4)对于商业纠纷,法律授权法院进行案件管理听证会。在实践中,这一程序尚未在所有商事法院严格执行。与普通民事法院一样,商事法院通常直接着手确定审判事项,告知当事人在审判时要确定的事实以及每个人的举证责任;

(5)法院进行审理,在庭审结束后的90天内宣布判决,并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将判决书副本发给各方。

诉讼效率

截至 2018 年 4 月,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和下级法院(包括地区法院)的待审案件超过 3000 万件。从 2006 年到 2018 年4月,所有法院的未决案件增加了8.6%。最高法院的未决案件增加了36%,高等法院增加了17%,下级法院增加了7%。尽管在大多数年份处理的案件有所增加,但由于新案件的数量超过已处理的案件数量,案件的未决案件有所增加。在高等法院,23% 的案件已经审理了十年以上,超过 29% 的案件在两到五年之间未判决。在下级法院,超过 8% 的案件已经审理了十年以上。

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对于来自非互惠领土的判决,必须根据外国判决在印度提起诉讼,然后才能执行。中印之间并无承认和执行双方司法判决的双边条约,故若要在印度执行中国法院的判决,应自取得中国法院生效判决之日起三年内向印度法院提起诉讼,该诉讼的性质类似于确认之诉。中国同样不能直接执行印度法院的判决,目前也没有执行印度法院判决的案例。但以下互惠司法管辖区的法院的判决可以在印度以与地方判决相同的方式执行: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马来亚联合邦、也门、斐济、新加坡、马来西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新西兰、库克群岛、纽埃、萨摩亚、香港、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孟加拉国。

三、在印度仲裁

印度仲裁委员会(ICA)

简介

印度仲裁委员会(ICA)成立于1965年,是印度政府和印度工商联合会(FICCI)等顶级商业组织的倡议下成立的国家级仲裁机构。总部位于新德里,ICA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仲裁及调解促进友好、高效、低成本地解决商业纠纷。

费用

(1)注册费:

① 国内商事仲裁注册费

    • 争议金额不超过2千万印度卢比:15,000的注册费(不可退还)+税费
    • 争议金额2千万印度卢比以上:30,000的注册费(不可退还)+税费

② 国际商事仲裁注册费

    • 1,650美元的注册费(不可退还)+税费

③ 商事仲裁注册费

    • 争议金额不超过1千万印度卢比:15,000印度卢比的注册费(不可退还)+税费
    • 争议金额1千万卢比以上:30,000印度卢比的注册费(不可退还)+税费

(2)国内仲裁&商事仲裁收费标准如下:

(3)国际仲裁收费标准如下:

管理费

此信息仅作为计算明确的争议金额对应的仲裁费用的参考,争议金额不明确或者对仲裁程序有特别约定的,仲裁费用以申请仲裁时立案室的计算为准。

仲裁流程

(1)申请人向ICA提交仲裁申请;

(2)登记员应尽早向被申请人发送仲裁通知,并附上一份仲裁申请书及其他所附文件的副本;

(3)被申请人向登记员发送答辩书;

(4)支付仲裁费用;

(5)选定仲裁员;

(6)仲裁庭审理,并作出仲裁裁决。

仲裁效率

仲裁裁决应在仲裁庭组成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最长不超过12个月:

(1)被申请人应在收到仲裁通知和索赔声明之日起30天内向登记员发送答辩书;

(2)在收到答辩书和反请求(如有)后30天内,申请人应提交对被申请人抗辩的答辩书和对反请求的答辩书(如有),并根据费用表预付其基于反请求应支付的仲裁费用;申请人可根据合理的理由请求批准延长申请人提交对被申请人抗辩的答辩书和/或对反请求的答辩书的时间,期限不超过30天;

(3)仲裁员的选定:

a)独任仲裁庭:应在被申请人收到仲裁通知后30天内指定唯一仲裁员;

b)合议仲裁庭:双方应在被申请人收到仲裁通知后30天内任命仲裁员,首席仲裁员应在仲裁程序开始后45天内选定;

若对仲裁员有质疑,应在收到仲裁庭组成通知后15天内提出。

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印度是《纽约公约》的成员国,因此印度的仲裁裁决可以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68个国家得到承认和执行。但是在印度,这些公约仅适用于被视为商业关系的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关于投资条约的仲裁不适用于《纽约公约》和《印度仲裁法》。

四、在印度调解

商事调解具有亲和的特点和非对抗的氛围,手续和程序简单,私密性强,往往有利于争议各方维持和继续发展现有的合作关系,达成双赢或多赢的争议解决效果。

调解机构:

印度仲裁和调解协会(IIAM)

简介

印度仲裁和调解协会是印度境内提供替代纠纷解决服务和纠纷预防与管理服务的先头机构之一。其主要目标是以调解、调和或仲裁的方式帮助推动庭外纠纷解决的发展。印度仲裁和调解协会的替代纠纷解决中心位于科钦,管理局位于班加罗尔。

印度仲裁和调解协会属于非营利机构,注册地为印度,并于2001年开始从事活动。它主要由顾问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负责运营。印度仲裁和调解协会的法律和伦理方面主要由顾问委员会指导负责,该委员会的负责人是原印度首席大法官Justice M.N.Venkatachaliah。而总体的管理事宜则由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委员会由成员选举产生。

该机构提供的服务包括调解和仲裁。即使合同没有规定调解条款,或者在任何非合同纠纷的情况下,争议一方或争议双方也可以启动IIAM调解服务。IIAM的仲裁服务包括IIAM仲裁、Med-Arb服务以及Arb-Med-Arb服务,若要启动前述三种程序,应有相对应的条款或协议。

调解程序

1. 启动调解:争议一方或各方可以通过向IIAM提交调解请求来启动调解;

2. 支付费用:启动该调解的一方应按照IIAM调解收费表支付注册费、调解员费用和管理费;

3. 确定调解人员:IIAM应确定调解员人选,然后向对方发出“调解邀请”;

4. 调解:调解将根据IIAM调解规则进行调解;

5. 完成报告:调解会议结束后,调解员向IIAM提交调解员的完成报告;

6. 调解状态报告:在调解完成后,在收到调解员的完成报告后,IIAM应编写调解状态报告。

和解协议的执行

中国和印度均是《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简称《新加坡调解公约》)的签约国。随着2020年9月12日《新加坡调解公约》正式生效,在国际商业纠纷中执行和解协议的一方可直接诉诸缔约国一方的法院,该法院届时必须根据该缔约国的程序规则以及公约规定的条件执行和解协议。争议方需要提供:

(1)由各方当事人签署的和解协议;

(2)显示和解协议产生于调解的证据,包括:

(a) 调解员在和解协议上的签名;

(b) 调解员签署的表明进行了调解的文件;

(c) 调解过程管理机构的证明;或者

(d) 可为执行国主管机关接受的其他任何证据。

在选择调解作为争议解决方式前,也应考虑到我国尚缺少明确的和解协议执行程序和规范,在实务中可能会存在制度差距。

总结

  • 管辖:被确定为“商业纠纷”且价值在30万印度卢比以上的争议由指定的商事法院及商事法庭审理。
  • 诉讼费用:根据《印度民事诉讼法》以及《印度商事法院法》的规定,诉讼费用的支付方、支付金额、支付时间等均由法院决定。
  • 诉讼效率:在高等法院,23% 的案件已经审理了十年以上,超过 29% 的案件在两到五年之间未判决。
  • 诉讼执行:中国同样不能直接执行印度法院的判决,目前也没有执行印度法院判决的案例。
  • 仲裁费用:印度仲裁委员会对于国际仲裁和国内仲裁收费标准有所不同。
  • 仲裁效率:仲裁裁决应仲裁庭组成之日起在6个月内作出,最长不超过12个月。
  • 仲裁执行:印度是《纽约公约》的成员国,因此印度的仲裁裁决可以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68个国家得到承认和执行,但是关于投资条约的仲裁不适用于《纽约公约》和《印度仲裁法》。
来源: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南京分所
免责声明及版权等信息,请查看此处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留言咨询